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我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源环境约束、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

1. 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劳动生产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而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的研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上半叶为50%左右,在下半叶则上升至80%以上。这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2. 我国技术进步的实践
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1.96%上升至2019年的2.19%,研发人员数量也逐年增加。这些成果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经济发展促进技术进步
1. 经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经济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资源。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019年达到了2.1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些投入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等。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了技术进步。
三、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1. 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产业占比过高、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等。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2.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 环境资源约束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日益严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
1.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基础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3. 生态环境治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环境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