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将从服务非公经济的重要性、现状、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服务非公经济的重要性

1. 推动经济增长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3%。因此,服务非公经济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促进就业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据《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8亿人,占全国就业总数的77.4%。服务非公经济,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3. 创新驱动
非公有制经济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活力。据《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的60.4%。服务非公经济,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4. 优化产业结构
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比重分别为49.3%和53.6%。服务非公经济,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二、服务非公经济的现状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关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等,为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据《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达到3877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达到35.3万亿元。
3. 服务非公经济体系逐步完善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纷纷参与到服务非公经济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如政府部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需求;社会组织提供法律、技术、人才等服务。
三、服务非公经济的对策
1. 完善政策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一是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加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2. 深化“放管服”改革
政府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市场秩序公平公正。
3. 创新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非公有制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如推广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要共同努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二是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5. 推动产业升级
政府部门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服务非公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