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计划经济,即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系统、周密的计划管理,通过计划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分配收入和进行社会生产。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它在历史上曾一度被许多国家实践。本文旨在探讨完全计划经济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一、完全计划经济的起源与发展

1. 起源
完全计划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苏联。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对国民经济进行统一管理。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影响了东欧和亚洲的一些国家。
2. 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计划经济体制。在毛泽东时代,我国实行了以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经济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调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完全计划经济的现状
1.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尽管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完全计划经济的痕迹依然存在。例如,俄罗斯政府对能源、电信等关键行业仍保持较强控制。
2. 中国的实践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步调整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如国防、能源、交通等,计划经济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宏观调控力度,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完全计划经济的未来展望
1. 完全计划经济的优势
(1)资源配置合理:通过计划手段,国家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2)收入分配公平: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社会稳定: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
2. 完全计划经济的挑战
(1)效率低下: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分配收入效率较低,容易产生官僚主义。
(2)创新能力不足: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人缺乏创新动力,不利于经济发展。
(3)市场失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容易导致市场失灵。
3. 未来展望
(1)调整计划经济体制:在保持计划经济体制优势的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加强宏观调控: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完全计划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其优势,应对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宇,张晓亮.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效率研究[J]. 经济研究,2016(3):1-10.
[2] 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 王晓东,杨晓慧. 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公平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7(1):5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