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高鸿业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其著作《经济学基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我们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经济走向提供了有力指导。本文将围绕高鸿业经济学基础,探讨经济发展规律,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鸿业经济学基础概述

1. 经济学研究对象
高鸿业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2. 经济学基本原理
(1)稀缺性原理:资源有限,需求无限,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2)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在一定条件下,随着某种投入的增加,其边际效益会逐渐减少。
(3)机会成本原理:选择一种行为,就意味着放弃其他行为,机会成本是放弃其他行为所带来的最大潜在收益。
(4)供需关系原理: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影响资源配置。
二、经济发展规律
1. 经济增长规律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高鸿业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2)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3)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推动经济增长。
2. 经济周期规律
经济周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周期性波动。高鸿业认为,经济周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投资波动:投资波动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力。
(2)消费波动:消费波动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3)政策调整:政府政策的调整也会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3. 经济结构优化规律
经济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鸿业认为,经济结构优化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3)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为我们认识经济发展规律、把握经济走向提供了有力指导。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运用高鸿业经济学基础,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 经济学基础[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 高鸿业. 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3] 高鸿业.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暂无相关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