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大特色。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民营经济动员的背景

1.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面临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 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率逐年上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5%,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1%。
3. 民营经济面临的挑战
尽管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融资难、创新能力不足、市场准入壁垒等。
二、民营经济动员的策略
1. 政策扶持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政策体系,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如降低企业税负、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2. 融资支持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营企业融资,推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
3. 创新驱动
政府应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扶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创新成果在民营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4. 优化营商环境
政府应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民营经济动员的成效
1. 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4057万户,比2017年增长9.3%。
2. 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5%,比2017年提高0.3个百分点。
3.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76.2%。
民营经济动员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扶持、融资支持、创新驱动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我国民营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动员,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2019). 中国统计年鉴2019[M]. 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张晓亮,刘明. (2018).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5),1-5.
[3] 胡建波,张宇. (2018). 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理论界,(10),8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