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当企业同时生产两种或多种产品时,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在现代经济中,范围经济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深入剖析范围经济,探讨其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概述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4.2万辆和121.9万辆,同比增长了3.1倍和3.5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范围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范围经济表现
1. 产业链协同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零部件制造、下游整车制造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范围经济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原材料包括钴、锂、镍等。在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可以通过为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原材料,实现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2. 技术共享与创新
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多项核心技术,如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企业之间通过技术共享,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率。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与其他企业合作,实现了技术创新和范围经济的双赢。
3. 品牌延伸与产业链拓展
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通过品牌延伸和产业链拓展来实现范围经济。例如,特斯拉通过推出Model S、Model X等车型,实现了从纯电动轿车到SUV、SUV+皮卡等车型的品牌延伸。特斯拉还积极拓展产业链,如投资建设超级充电站,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配套设施。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范围经济的重要性
1. 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范围经济有助于企业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范围经济优势的企业将更具生存和发展能力。
2.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范围经济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有利于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范围经济促使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实现技术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范围经济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创新资源,有利于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范围经济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术共享与创新、品牌延伸与产业链拓展等方式,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范围经济,为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进一步发挥范围经济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