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就业形势,探讨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就业形势分析

1.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但与此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部分行业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过剩。
2.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部分劳动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我国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过程中,存在技能培训不足、就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二、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升级
政府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附加值,从而带动就业增长。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为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方面,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3.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服务,提高就业信息透明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平台,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4.加强就业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
政府应加大对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向广大劳动者宣传就业政策,使其充分了解政策内容,提高政策落实效果。
5.鼓励创业,激发就业新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创业门槛,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完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就业稳定增长。广大劳动者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就业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 关于2016年政府工作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6-03-05.
[2] 胡锦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2-11-09.
[3] 王晓东. 2018年就业和人才工作要点[J]. 中国劳动,2018(2):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