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经济责任是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共资金使用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审计经济责任的内涵、重要性、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审计经济责任的内涵

1. 审计经济责任的概念
审计经济责任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共资金使用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的活动。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审计:审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
(2)绩效审计:评价经济活动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3)合规性审计:审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4)责任审计:查明经济责任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是否存在违规、违纪行为。
2. 审计经济责任的主体
审计经济责任的主体包括:
(1)审计机关:负责组织实施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2)被审计单位: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
(3)审计人员:具体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任务。
二、审计经济责任的重要性
1. 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发现和纠正国有资产流失、违规使用等问题,保障国有资产安全。据统计,我国审计机关在近年来的审计工作中,共挽回和避免损失上千亿元,为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提高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共资金使用单位的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审计结果表明,通过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效率、效果和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3.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发现和查处腐败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审计机关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审计经济责任的实施方法
1. 制定审计计划
审计机关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时间安排。
2. 组织审计团队
审计机关应根据审计项目特点,组建专业、高效的审计团队,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3. 实施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审计程序,收集、整理、分析审计证据,确保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
4. 完成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审计机关应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永明. 审计经济责任研究[J]. 审计研究,2010(3):1-5.
[2] 张晓红. 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与实践[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6):32-36.
[3] 胡锦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1-07-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