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本文将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探讨我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一、经济转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转型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 改革措施
(1)去产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降低产能过剩。
(2)去库存:通过扩大内需、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措施,化解房地产库存。
(3)去杠杆:通过加强金融监管、优化债务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4)降成本:通过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
(5)补短板: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提升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二、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
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一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
2. 创新驱动发展举措
(1)加强科技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技术的投入,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2)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培育新动能: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优化创新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
十八届五中全会为我国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