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院经济管理不仅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将从医院经济管理的内涵、现状、挑战以及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医院经济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内涵

医院经济管理是指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以确保医院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效益性和可持续性。其主要内容包括:
1. 资金管理:合理筹集、使用和管理医院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2. 成本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 收入管理: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提高医疗服务收入。
4. 投资管理:合理规划医院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5.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控制医院经济风险。
二、医院经济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院经济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资金紧张:部分医院面临资金周转困难,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发展。
2. 成本控制不力:部分医院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导致资源浪费。
3. 收入结构不合理: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低,医院收入来源单一。
4. 投资效益不高:部分医院投资决策不合理,导致投资效益低下。
5.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医院风险管理意识薄弱,风险应对能力不足。
三、医院经济管理挑战
1. 医疗体制改革:新医改政策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医疗市场竞争:医院面临来自民营医院、外资医院等竞争压力。
3. 医疗技术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4. 人才队伍建设:医院经济管理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医院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1. 强化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控制体系,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2. 优化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拓展收入来源。
3. 优化投资决策:加强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4. 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
医院经济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医院应积极应对,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晓辉,刘晓辉. 医院经济管理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1-4.
[2] 李晓光,张晓辉. 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2017,36(8):35-37.
[3] 王晓丽,张晓辉. 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19,39(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