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调控策略,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本文将从房地产经济学基础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调控策略及其影响,以期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房地产经济学基础概述

1. 房地产经济学定义
房地产经济学是研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房地产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支。它以房地产为研究对象,分析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价格波动、市场结构等,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2. 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
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是指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中,供给主要指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的房地产商品,需求主要指居民、企业和政府等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
3. 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是指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商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房地产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金融市场环境、政策调控等。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1. 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持续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5亿,比2018年增加1705万人。
2. 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明显
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趋势。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较为活跃,房价上涨压力较大;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相对平稳,房价上涨空间有限。
3.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
为遏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我国政府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如限购、限贷、限售等,以抑制投机性购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
三、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策略及影响
1. 调控策略
(1)限购:限制非本地户籍居民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以遏制投机性购房需求。
(2)限贷:提高购房贷款利率,提高购房门槛,抑制投机性购房。
(3)限售:限制购房者在一定期限内转让所购房产,降低投机性购房。
2. 调控影响
(1)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保持房价稳定。
(2)供需平衡:调控政策有助于平衡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降低市场风险。
(3)资源配置优化:调控政策有助于优化房地产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房地产经济学基础对于理解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房地产经济学基础出发,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调控策略及其影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实现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洪涛,张慧,房地产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2] 国家统计局,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